国内最近这些年,自然风土人文环境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,对于我们这一代曾经热爱旅行旅居(并非观光休闲游)的人,已不再能如以前那样的热爱,在路上的那份情感已经俨然感觉不到了,只能从当年许巍的歌曲里稍微感受回忆一下了。从年轻时的背包自由行,体验路上的大自然,人文,地理带给心理上的感受,到自己开车旅行,基本都是独自旅行,纯个人的体验和感受在路上,那时候国内各地还是有很多地方特点,会给我带来因风土环境变化而带来的不一样体验,看到不一样的风景,当然,也不止自然风景,会对此所带来的身体和心理上的感受有所着迷。
随着很多因素的变化,全国各地的大力发展经济GDP,各种交通基建,加速了全国一体化的进程,让任何一个十八线小县城都会觉得除了硬件上差一点,其人文环境意识上和大城市无太大差别,因为任何小县城乡镇都是朝着大城市看齐,信息通过网络高速传播的时代,让任何地区的整体意识形态也趋同,这对于旅行的人来说有一点旅行了个寂寞的感觉,不过这点没毛病,任何地区都要发展经济,改善生活条件,经济的高速(盲目)发展和人文民俗多样性的矛盾不知是否有两全的方案。
再来说说自然风光,我们国家地域辽阔,自然风光非常不错,其实本来很多自然景观以及地理地貌多样性,如果要放到世界任何国家比较,都可以算是出类拔萃的,只是不少景观被人为开发过度,少了原有的自然野性的味道,多了城市公园的痕迹,千里迢迢来旅行的我们,并不是为了来感受家门口的休闲公园的。。。前几天听说,德钦梅里雪山的飞来寺观景台的围墙要拆了,虽然是个好消息,但细品一下,之前围起来,为了让观景台收费,把整条路边建起围墙,本质上是强行挡住旅人和路人的视线,本来祖国的大好河山,有谁有什么资格,给围起来?古迹寺庙山洞里壁画不让拍照可以理解,怕涌入的大量游客的相机闪光灯加速古迹的老化,这巍巍梅里雪山能给路人的视线看坏了?钱应该取之有道,更人性化,更双赢的方式,而不是如此粗暴的砌围墙,收门票。
游客众多,也是一个无解的问题,不用说节假日,那时出门旅行可能已无异于受罪,也许到景区一看人山人海就后悔了。旅行自媒体的出现,大量专职的旅行自媒体人,四处探访,各种小众的地方,全部挖出来,拍成视频,呈现在各大平台上,然后又有大量游客随后涌入,各种小众地方一一成为网红景点,让很多西部本来比较有点神秘感的地区,比如藏区的阿里也好,墨脱也好,新藏线上以及班公湖,已经失去了那份神秘与宁静,至于大名鼎鼎的318川藏线,经常听到半夜大堵车的新闻。在城市里,经常能看到很多车上都贴着,318此生必驾,所以,它被毁了。
对于我们这一代曾经热爱旅行的人来说,并不是老了,收起心了,心并未收起,只是景已不再是那个景了。